世界性百家争鸣与中国哲学自信
——纪念冯契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议程
纪念会
开幕式
时 间:2015年11月2日(周一)
上午(9:00—10:00)
地 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报告厅
主持人:郁振华
1、宣布大会正式开始,介绍来宾
2、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教授致欢迎辞
3、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沈国明教授致辞
4、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何建华教授致辞
5、冯契先生次子、清华大学法学院冯象教授致辞
6、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黄裕生教授致辞
7、诸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陈超致辞
8、合影留念(学术交流中心门口)
纪念发言(10:30—12:00)
1、中国社科院方克立教授发言
2、复旦大学刘放桐教授发言
3、金岳霖学术基金会秘书长刘培育教授发言
4、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根友教授发言
5、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院长奚洁人教授发言
6、华东师范大学吴铎教授发言
7、华东师范大学张天飞教授发言
8、自由发言
9、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讲话
12:00 午餐 学术交流中心餐厅 自助餐(请带餐券)
学术研讨会
11月2日(星期一)下午14:00-17:55
第一场 学术研讨会主旨报告:14:00-15:20 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
主持人:高瑞泉(华东师范大学)
14:00-14:20 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深入认识冯契:化智慧说为智慧学
14:20-14:40 张汝伦(复旦大学):评冯契的广义认识论
14:40-15:00 张建军(南京大学):摹状、规范与半描述论——“金岳霖-冯契论题”与当代指称理论的“第三条道路”
15:00-15:20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哲学视域中的智慧说
茶歇:15:20-15:35
第二场 分会场专题报告:15:35-17:55(140分钟)
第1分会场(学术交流中心431会议室)
冯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 主持人:张曙光(北京师范大学)
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贡献
高惠珠(上海师范大学):“两化原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胡振平(上海社会科学院):反思推动理论创新——以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次中国化的贡献为例
王向清(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选择
刘明诗(海军工程大学):冯契智慧说的和谐意蕴
闫虹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冯契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戴兆国(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哲学的五种“命”论
第2分会场 (出版社二楼会议室)
冯契的智慧说(广义认识论 一) 主持人:熊明辉(中山大学)
王路(清华大学):传承与发展——纪念冯契先生诞辰110周年
吴根友(武汉大学)、黄燕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论冯契的真理观
王顺义(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地办事”能力的三个素质维度:冯契智慧说对科学素质教育的启示
安维复(华东师范大学):转识成智:一个可能的“研究传统”——冯契的科学哲学思想以及发展空间
晋荣东(华东师范大学):论冯契的中国古代逻辑研究
章含舟(华东师范大学):论金岳霖-冯契视域下的“亲知”理论
第3分会场 (图书馆二楼会议室)
冯契的智慧说(德性理论 一) 主持人:黄勇(香港中文大学)
赵修义(华东师范大学):志存高远的专业哲学家,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怀念先哲冯契先生
贺善侃(东华大学):化理论为德性:寓意深刻的哲学命题
林宏星(东方朔)(复旦大学):“平民化”理想人格“之理解
蔡志栋(上海师范大学):化理论为政道——对冯契先生“智慧说”的一个发挥
王新建(淮阴师范学院):冯契理论创新的民族意识和人民情结及启示
周利方(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现时代合理价值体系建构:冯契的探索
第4分会场 (档案馆二楼会议室)
冯契哲学的特质(一) 主持人:胡伟希(清华大学)
钱耕森(安徽大学):大哲冯契其人其学
施炎平(华东师范大学):论冯契哲学的批判精神
崔宜明(上海师范大学):略论冯契哲学的哲学性
夏金华(上海社会科学院):论冯契先生的中国佛学研究
张宏敏(浙江社会科学院):冯契先生与浙江省中国哲学史学界
苟小泉(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冯契对中国传统哲学世界观的继承和创新
朱晓鹏(杭州师范大学):论从传统到现代的创造性转化
18:30 晚餐 学术交流中心餐厅 自助餐(请带餐券)
11月3日(星期二)上午8:20-12:15
第三场 分会场专题报告:8:20-10:20(120分钟)
第1分会场 (学术交流中心431会议室)
冯契的智慧说(广义认识论 二) 主持人:王向清(湘潭大学)
朱新轩(华东师范大学):冯契与自然辩证法法——纪念冯契先生100年诞辰
蒋国保(苏州大学):评冯契先生评“科玄论战”
周瀚光(华东师范大学):论冯契晚年对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关注和贡献
李洪卫(河北工业大学):世界的逻辑构造与超越 ——冯契早期“智慧说”的思想进路初探
李伏清(湘潭大学):论冯契对知识与智慧、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的解答
吴先伍(安徽师范大学):理智不是干燥的光——冯契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思考
第2分会场 (出版社二楼会议室)
“知识与行动”专场 主持人:陈振崑(台湾华梵大学)
8:20-9:20台湾东吴大学知识与行动研究中心报告研究计划
(米建國、方萬全、蔡政宏、王志輝、沈享民)
9:20-10:20华东师大知识与行动研究中心报告研究计划
(郁振华、Jean Michel Roy、郦全民、晋荣东、何静、郁锋)
第3分会场 (图书馆二楼会议室)
冯契的智慧说(德性理论 二) 主持人:崔宜明(上海师范大学)
张曙光(北京师范大学):“自我”与“他者”,“天下”与“世界”——“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当代阐释
朱义禄(同济大学):我对冯契理想人格学说的感悟
赵建永(天津社会科学院):从“言意之辨”到“转识成智”——冯契“智慧说”探源
付长珍(华东师范大学):论德性自证:问题与进路
郭美华(上海师范大学):捍卫平凡:论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思想
朱承(上海大学):自由人格与自由社会——冯契自由观念的政治哲学解读
第4分会场 (档案馆二楼会议室)
冯契哲学的特质(二) 主持人:李承贵(南京大学)
陈卫平(华东师范大学):以心灵自由为源泉——冯契哲学创作论
李似珍(华东师范大学):冯契思想在中国哲学史领域的阐发者——记中国哲学 史学科丁祯彦、曾乐山、季甄馥教授
刘晓虹(华东师范大学):“虚无主义并不等于虚无”——冯契对虚无主义的批判思想述略
王博(武汉大学):王国维境界论与冯契意境说之比较
张瑞元(华东师范大学):论冯契在张载哲学研究中的两个特色
张杰克(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哲学如何登场?冯契的回答
茶歇:10:20-10:35
第四场 分会场专题报告:10:35-12:15(100分钟)
第1分会场(学术交流中心431会议室)
中国哲学理论诠释(一)中国哲学 主持人:谢遐龄(复旦大学)
贡华南(华东师范大学):从“耳目之争”到“耳舌之辩”——汉语思想方式之生成脉络
毕明良(西藏民族大学):墨子“义”概念探析——从儒墨义利之辨角度审视
陈志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孟子的道德行动与人格生成
丁成际(安徽大学):日常生活及儒家日常生活伦理
张志宏(上海社会科学院):论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问题域
第2分会场 (出版社二楼会议室)
西方哲学理论诠释(一) 主持人:应奇(浙江大学)
成素梅(上海社会科学院):实践整体论
宗德生(华东师范大学):Relations in Attitudinal Alternatives and Centered Possible Worlds Account of Attitudes De Re
陈常燊(上海社会科学院):实践智慧与寂静主义
张立立(华东师范大学):知识是什么?维特根斯坦对话柏拉图:《泰阿泰德篇》中的知识构成理论
郁锋:从身体到自我:基于橡皮手错觉实验的思考
第3分会场 (图书馆二楼会议室)
中西哲学对话(一) 主持人:朱义禄(同济大学)
胡伟希(清华大学):形而上学的两种思想传统
黄勇(香港中文大学):Empathy with the “Devil”: Wang Yangming’s Contribution to Contemporary Moral Psychology
陈凡(东北大学):技术哲学的国际化与中国化
彭国翔(浙江大学):重思“Metaphysics”:中国哲学的视角
德安博(华东师范大学):The Ethics of Roles: A Communitarian Bolstering of Confucianism
第4分会场 (档案馆二楼会议室)
中西哲学对话(二) 主持人:孙向晨(复旦大学)
孙向晨(复旦大学):双重本体:形塑现代中国价值形态的基础
吾敬东(上海师范大学):轴心时期道德或伦理的不同路径与面貌
余治平(上海社会科学院):儒家恕道與他者倫理之間的張力分析
张允熠(上海师范大学):“两极相联”与中西之间——中国哲学西传与欧洲的回应
陈乔见(华东师范大学):羞恶、义与正当——孟子“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详解及其理论内涵
12:30 午餐 学术交流中心餐厅 自助餐(请带餐券)
11月3日(星期二)下午13:40-18:00
第五场 分会场专题报告:13:40-15:40(120分钟)
第1分会场(学术交流中心431会议室)
中国哲学理论诠释(二) 主持人:蒋国保(苏州大学)
何锡蓉(上海社会科学院):修养:伦理还是哲学
沈顺福(山东大学):论儒家体用论的诞生
陆信礼(中国海洋大学):当代中国大陆经典诠释学的重建
辛雷乾(西藏民族大学):和平解放后西藏宗教发展变化有关数据分析
黄燕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近代中国的知识进化论及其反思
第2分会场(出版社二楼会议室)
中国哲学理论诠释(三) 主持人:张节末(浙江大学)
臧宏(安徽师范大学):迟交的答卷——纪念冯契先生百年诞辰
李承贵(南京大学):“中哲”“马哲化”过程及其蕴含的问题——以唯物认知范式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命题为案例的讨论
陳振崑(华梵大学):再论唐君毅与牟宗三对比诠释下的朱子心统性情论
蔡林波(华东师范大学):论“本文”:道教文字观及其哲学本体论内蕴
第3分会场(图书馆二楼会议室)
西方哲学理论诠释(二) 主持人:王路(清华大学)
熊明辉(中山大学):当代论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应奇(杭州师范大学):一种非历史主义政治哲学的可能路径
周可真(苏州大学):知识工具新论:管理视域中的逻辑
朱连增(西藏民族大学):非意向性与核心自我
张小勇(华东师范大学):现象与怀疑——怀疑论危机与纯粹现象学
第4分会场(档案馆二楼会议室)
中西哲学对话(三) 主持人:陈凡(东北大学)
谢遐龄(复旦大学):重铸哲学基础:精神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齐泽克与中国古典思想之重释
米建国(东吴大学):Reflection, Learning, and Extended Knowledge – An East-West Approach
徐竹(中国科学院大学):论行动的自我知识:基于安斯康姆与王阳明的探讨
张容南(华东师范大学):世俗时代的超越性问题——西方世俗人本主义与儒家人文主义的不同进路
李腾(华东师范大学):对“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的解读——以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生存论思想为参照
茶歇:15:40-15:55
第六场 学术研讨会主旨报告:15:55-17:15 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
主持人:陈卫平(华东师范大学)
15:55-16:15 许全兴(中共中央党校):冯契“智慧说”漫谈
16:15-16:35 宋志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解析
16:35-16:55 Jean-Michel Roy(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of Lyon):What is Practical Knowledge? Disentangling the Rylean View
16:55-17:15 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哲学问题的“中国向何处去?”——理解冯契哲学贡献的一个视角
闭幕总结:何锡蓉(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18:30 晚餐 学术交流中心餐厅 自助餐(请带餐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