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课题“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研究”举行第二次中期沙龙

作者:  信息来源: 教育学部  发布日期:2018-07-20   浏览次数

 

6月29日下午,国家社科重点课题“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研究”举行第三次中期沙龙。沙龙进行了上海、香港、北京三地视频远程会议主题以子课题一“国际中国教育的研究及其影响力研究”的内容为主,兼及数据库分析思路与相关工作安排。参加沙龙活动的主要成员有项目负责人教育学部教育高等研究院丁钢教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杨锐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梅副教授、李琳琳副教授、吴寒天博士,高教出版社人文社科出版分社社长徐阳副编审,上海师范大学等课题组成员。

在讨论中,大家围绕子课题一“国际中国教育的研究及其影响力研究”的内容,基于研究理论与初步访谈认为,不仅要用知识社会学,还可以引入知识政治学概念分析国际学术关系,考察全球化带来的知识和学术关系的变化。中西学术关系(就教育学科而言)上,处于何种状态和具有何种变化特征。可以发现:从学术人才流动、知识生产、传播、分配、学术网络和学术关系方面来看,通过合著(Co-authorship)分析以及田野访谈,英文期刊发文,中文期刊刊载国际知名学者文章等来看,实际上全球化带来了中外学术关系上的细致入微的变化:

1.纵向和垂直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扩散)、分配关系所有变化。2.世界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可能有所变化,由西方中心变为多元化和网络化的知识和学术体系。因为学术人才流动以及跨国频繁的学术交往活动、多元化的学术合作,如海归、华人学者和国际学者卷入国内学术圈,原来所谓的西方学术中心,开始扩散为多元化的亚中心,而不是一体化的单一核心体系。3.以前的单向的、线性知识传播(由发达到发展中国家,由西方学术中心到学术半边缘和边缘)、知识生产体系(合著网络、出版主体)转变为双向和多向的知识传播,网络状、更为扁平的知识生产和分配。4.中西学术关系上以及中外教育研究合作与关系上,中国处于什么位置,何种状态,在过去20年有所变化。5.跨国、跨机构的学术合作和知识生产更为频繁、更为重要。语言障碍、研究范式隔离、知识生产工具和载体垄断、资源不足等问题都发生各种变化。6.学术人才(知识的携带者和生产者)多向流动,不流动也通过ICT多向交往和互动。7.互联网技术带来知识获取渠道的开放,知识的公益性带来知识生产、传播、分配、使用体系变化。

课题组进而对目前形成的数据库的分析思路从研究类型、分析层次、研究领域、学术关系、知识网络、学术话语、研究影响与关注等内容分析,以及关于案例和专家评估开展等多视角进行了深入地讨论,从而对研究进展和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计划。